110、治客氏大不敬之罪
關燈
小
中
大
皇極殿的禦門內,早有數百名朝廷官員正互相竊竊私語的等候著。
別看這只是個偏門,但內部很大,容納數百人卻是綽綽有餘。
大明每天上朝的制度是太祖皇帝朱元璋定下的,而朝會的地點也就是這皇極殿的禦門內。
當然,朱元璋是在京陵的禦門裏上朝的,他的子孫卻不會在京陵了。
隨著成祖皇帝朱棣靖難成功,並且遷都京師,為了繼續上朝,就在京師皇城裏,仿造京陵,換地方再建了這禦門。
而這裏,之後也就成了大明皇帝在京師朝會的地點。
“陛下駕到!”
“臣等見過陛下,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!”
“眾卿免禮,平身!”
“謝陛下!”
隨著客套式的早朝禮儀結束,朱由校又開始了他開始厭倦,但依舊堅持的朝政議事。
厭倦的是這個朝堂裏,幹實事的人太少了,東林那些所謂“眾正盈朝”的臣子們,整天就在本末倒置的彈劾吵架,真正讓他們提出實幹建議時,能提出有用建議的太少了,多數人都是避重就輕的搪塞應對,仿佛幹實事就與他無關一樣。
然而,即使如此,朱由校依舊得堅持…
因為,他是大明帝國的皇帝!
除非,到了某一天,有新的方式能改變這種現狀。
不然,只能如此,朱由校清楚,那些不切實際,一昧空想的自負改變,不如就這樣保持不變,才能保證朝堂穩定。
若是朝廷高層連續變動,一年就換個內閣首輔,這朝局只會越來越不穩,政事會更加糟糕,因為沒人會再願意再做實事。
既然做事還會被罷免,那還不如不做,直接在高官厚祿上,呆到被罷免的日子不就好了?
今日朝會的議題很多,最重要的自然還是遼東的戰事,熊廷弼雖然沒進京,但並不代表朝廷不需要補救。
比如運送物資去遼東,安排人去安穩遼東軍心,審查遼陽、沈陽失陷的主要責任人這些。
當然,如同朱由校所料,治罪其他人,葉向高為首的閣臣們,以及滿朝諸公大部分人,都是舉手讚同的,也只有少數人提反對意見,不過他們終究是太少了,在朝堂裏紮堆,幾乎都看不到。
這場治罪,顯然早有準備,無論文武罪臣是誰,凡是兵部最新報上來的人,都被治罪,區別只是東林黨的人,或者和東林黨關系近,有直接利益關系的人,被治罪很輕。
而那些非東林黨人,甚至是東林黨的敵人,都是治罪頗重。
朱由校不知道這裏面有多少行賄受賄,但那又如何,別看他執政時間少,但知道的可不少,葉向高所掌權的東林內閣,能把這些人拉出來治罪,已經很好了,他也不想多奢求什麽。
況且,就算真的重懲他們,遼東失地就能收回嗎?
明顯不可能!
若是不可能,那還不如聽之任之,這樣還能避免為了芝麻大小的事情,而扯皮半天,卻什麽都沒有談好的情形發生。
不過,到了懲罰遼陽、沈陽失利的最大罪臣袁應泰時,葉向高等人,卻是瘋狂的為袁應泰脫罪,並且還上書要為以身殉國的袁應泰追封,表揚他的忠心。
朱由校聽了這話就來氣,遼陽、沈陽失陷,無論如何,作為主將的袁應泰都必然有主要責任。
現在,主要責任人竟然要被免責,而讓那些次要責任人擔責任,這還有理嗎?
故而,朱由校當然是不幹,而東林黨人卻依舊堅持己見,兩方誰也說不通誰,任憑東林再如何逼迫,朱由校就是不答應追封袁應泰,最終的結果只能是袁應泰之事又被擱置,然後又在朝會不了了之了。
不少看透形勢的人都知道,等熊廷弼入京,朝堂裏必然會有場罵戰。
邊塞戰事處理得沒頭沒尾後,接下來自然是內政的事情,而此番朝會的議題,依舊是山東、河南地的災情。
只是,這些生在京師,吃穿不愁的袞袞諸公,也就是千篇一律的回答催江南運糧而已,畢竟沒有糧食,怎麽賑災都白搭。
所以,賑災一事,又被這般帶過,朝堂諸臣根本沒多少人擔心糧食救濟不力的問題,似乎只有等到出了亂子,他們才會明白事情的棘手。
黨爭之下,所有人的眼裏都只有中央朝廷的權利。
至於其他的事情,就算有隱患,爭權奪利者,也不會在意的,除非那隱患爆發出來。
接下來,又是零零散散其他的事情,總之,內閣把該拿出來議論的都拿出來議論,並且給出聯系了。
朱由校聽了後,凡是覺得有道理的,都是一一要人給人,要錢給錢,至於沒道理的,都是暫時壓著,等琢磨明白再決策。
這種表現,給葉向高等內閣閣臣,壓力非常大,皇帝年紀輕輕就這麽聰明,以後還得了?
誰知道他們提的建議裏面的那些小九九,會不會被人發現?
當然,恨得牙癢癢的他們,自然不可能在這朝堂上,公然逼宮皇帝。
真要逼宮,還不如掌控司禮監呢?
只要有了司禮監的批紅權,朝政之事,不管皇帝同意不同意,都不重要了。
看來,整倒那司禮監掌印太監盧受,讓王安上位,也必須要提上日程了。
東林閣臣們心裏,如是想著。
國事就這麽一件件的按照流程說完了,成年人聽了一上午,身子都受不住,更何況是還是少年的朱由校。
不過,雖然朱由校聽的很累,但還是撐著疲憊,示意身邊的王安繼續。
“有事啟奏,無事退朝!”王安對著眾臣喊道。
潛臺詞是沒有其他事,早朝可以結束了。
覺得該到時候了,首輔葉向高連忙對身後不遠處的黃尊素打了眼色。
得到葉向高示意,黃尊素立刻出列行禮道:“啟稟陛下,臣有本奏。”
“黃卿所謂何事?”朱由校問道,不過心裏面,他卻是一緊。
對於黃尊素這些禦史,突然要奏稟,朱由校就知道肯定是有大事發生,也不知他們又要彈劾誰了。
只是,出乎朱由校意料,當他聽到黃尊素所彈劾之人,徹底驚呆了。
“回稟陛下,宮中有聞,都人客氏,不知尊卑,嘗以養育陛下之功,邀上得幸,恃寵而驕,時常言語侮辱皇後,更有數般出格之舉,件件聞之,人神共憤。故,臣請陛下降旨,治客氏大不敬之罪,逐其出宮,以正宮規!”
:。: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別看這只是個偏門,但內部很大,容納數百人卻是綽綽有餘。
大明每天上朝的制度是太祖皇帝朱元璋定下的,而朝會的地點也就是這皇極殿的禦門內。
當然,朱元璋是在京陵的禦門裏上朝的,他的子孫卻不會在京陵了。
隨著成祖皇帝朱棣靖難成功,並且遷都京師,為了繼續上朝,就在京師皇城裏,仿造京陵,換地方再建了這禦門。
而這裏,之後也就成了大明皇帝在京師朝會的地點。
“陛下駕到!”
“臣等見過陛下,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!”
“眾卿免禮,平身!”
“謝陛下!”
隨著客套式的早朝禮儀結束,朱由校又開始了他開始厭倦,但依舊堅持的朝政議事。
厭倦的是這個朝堂裏,幹實事的人太少了,東林那些所謂“眾正盈朝”的臣子們,整天就在本末倒置的彈劾吵架,真正讓他們提出實幹建議時,能提出有用建議的太少了,多數人都是避重就輕的搪塞應對,仿佛幹實事就與他無關一樣。
然而,即使如此,朱由校依舊得堅持…
因為,他是大明帝國的皇帝!
除非,到了某一天,有新的方式能改變這種現狀。
不然,只能如此,朱由校清楚,那些不切實際,一昧空想的自負改變,不如就這樣保持不變,才能保證朝堂穩定。
若是朝廷高層連續變動,一年就換個內閣首輔,這朝局只會越來越不穩,政事會更加糟糕,因為沒人會再願意再做實事。
既然做事還會被罷免,那還不如不做,直接在高官厚祿上,呆到被罷免的日子不就好了?
今日朝會的議題很多,最重要的自然還是遼東的戰事,熊廷弼雖然沒進京,但並不代表朝廷不需要補救。
比如運送物資去遼東,安排人去安穩遼東軍心,審查遼陽、沈陽失陷的主要責任人這些。
當然,如同朱由校所料,治罪其他人,葉向高為首的閣臣們,以及滿朝諸公大部分人,都是舉手讚同的,也只有少數人提反對意見,不過他們終究是太少了,在朝堂裏紮堆,幾乎都看不到。
這場治罪,顯然早有準備,無論文武罪臣是誰,凡是兵部最新報上來的人,都被治罪,區別只是東林黨的人,或者和東林黨關系近,有直接利益關系的人,被治罪很輕。
而那些非東林黨人,甚至是東林黨的敵人,都是治罪頗重。
朱由校不知道這裏面有多少行賄受賄,但那又如何,別看他執政時間少,但知道的可不少,葉向高所掌權的東林內閣,能把這些人拉出來治罪,已經很好了,他也不想多奢求什麽。
況且,就算真的重懲他們,遼東失地就能收回嗎?
明顯不可能!
若是不可能,那還不如聽之任之,這樣還能避免為了芝麻大小的事情,而扯皮半天,卻什麽都沒有談好的情形發生。
不過,到了懲罰遼陽、沈陽失利的最大罪臣袁應泰時,葉向高等人,卻是瘋狂的為袁應泰脫罪,並且還上書要為以身殉國的袁應泰追封,表揚他的忠心。
朱由校聽了這話就來氣,遼陽、沈陽失陷,無論如何,作為主將的袁應泰都必然有主要責任。
現在,主要責任人竟然要被免責,而讓那些次要責任人擔責任,這還有理嗎?
故而,朱由校當然是不幹,而東林黨人卻依舊堅持己見,兩方誰也說不通誰,任憑東林再如何逼迫,朱由校就是不答應追封袁應泰,最終的結果只能是袁應泰之事又被擱置,然後又在朝會不了了之了。
不少看透形勢的人都知道,等熊廷弼入京,朝堂裏必然會有場罵戰。
邊塞戰事處理得沒頭沒尾後,接下來自然是內政的事情,而此番朝會的議題,依舊是山東、河南地的災情。
只是,這些生在京師,吃穿不愁的袞袞諸公,也就是千篇一律的回答催江南運糧而已,畢竟沒有糧食,怎麽賑災都白搭。
所以,賑災一事,又被這般帶過,朝堂諸臣根本沒多少人擔心糧食救濟不力的問題,似乎只有等到出了亂子,他們才會明白事情的棘手。
黨爭之下,所有人的眼裏都只有中央朝廷的權利。
至於其他的事情,就算有隱患,爭權奪利者,也不會在意的,除非那隱患爆發出來。
接下來,又是零零散散其他的事情,總之,內閣把該拿出來議論的都拿出來議論,並且給出聯系了。
朱由校聽了後,凡是覺得有道理的,都是一一要人給人,要錢給錢,至於沒道理的,都是暫時壓著,等琢磨明白再決策。
這種表現,給葉向高等內閣閣臣,壓力非常大,皇帝年紀輕輕就這麽聰明,以後還得了?
誰知道他們提的建議裏面的那些小九九,會不會被人發現?
當然,恨得牙癢癢的他們,自然不可能在這朝堂上,公然逼宮皇帝。
真要逼宮,還不如掌控司禮監呢?
只要有了司禮監的批紅權,朝政之事,不管皇帝同意不同意,都不重要了。
看來,整倒那司禮監掌印太監盧受,讓王安上位,也必須要提上日程了。
東林閣臣們心裏,如是想著。
國事就這麽一件件的按照流程說完了,成年人聽了一上午,身子都受不住,更何況是還是少年的朱由校。
不過,雖然朱由校聽的很累,但還是撐著疲憊,示意身邊的王安繼續。
“有事啟奏,無事退朝!”王安對著眾臣喊道。
潛臺詞是沒有其他事,早朝可以結束了。
覺得該到時候了,首輔葉向高連忙對身後不遠處的黃尊素打了眼色。
得到葉向高示意,黃尊素立刻出列行禮道:“啟稟陛下,臣有本奏。”
“黃卿所謂何事?”朱由校問道,不過心裏面,他卻是一緊。
對於黃尊素這些禦史,突然要奏稟,朱由校就知道肯定是有大事發生,也不知他們又要彈劾誰了。
只是,出乎朱由校意料,當他聽到黃尊素所彈劾之人,徹底驚呆了。
“回稟陛下,宮中有聞,都人客氏,不知尊卑,嘗以養育陛下之功,邀上得幸,恃寵而驕,時常言語侮辱皇後,更有數般出格之舉,件件聞之,人神共憤。故,臣請陛下降旨,治客氏大不敬之罪,逐其出宮,以正宮規!”
:。: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